
10月29日,中国通号参建新建安庆至九江高铁庐山至黄梅段全面步入联调联试阶段,标志着安九高铁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新建安九高铁与在建合安高铁相连,与黄黄高铁在黄梅东站“接轨”,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通号负责全线通信、信号、防灾等工程的设备采购、建筑安装、系统调试等系统集成工作。

自工程开工以来,参建项目部坚决贯彻中国通号精品工程目标,落实国铁集团和业主节点工期要求,充分发挥企业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施工任务,层层压实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精品安九”工程项目实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工期紧、工程量大、接口单位多等不利条件,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主动出击,加强与设计、设备接管和各接口施工单位沟通,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各自作业内容、强化施工方案沟通协调,保障项目实施顺利推进。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安全重点,项目部人员部署专人盯控,以精细化施工组织管理,全面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保障项目实施进度。

针对“精品安九”总目标,参建项目部认真制定精品工程创优规划,从质量、安全、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多方面进行目标分析和设定;建立精品工程安全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创优保证措施,制定精品工程创优方案,全力保障精品工程顺利实施;践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总结吸纳了近年来高速铁路信号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利用BIM技术进行设备布局和线缆走向优化、标高调整以及碰撞检查,找出最佳的路径、最优的布局;把二维码技术充分应用到工程管理中,提升工程现场管理,将具体数据明确化、责任人关联化,施工管理信息化;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有效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为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安九高铁,参建项目部在借鉴以往高铁客专的经验基础上,严控各项施工规范,对照细部设计,保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工艺,力求外实内美。积极改进施工工艺方法,成立创新工作室,因地制宜开展工艺创新、工法研究和工装研发,推出通信专业5项、信号专业11项创新工艺,在业主组织的多次检查过程中获得一致好评。
为确保安九高铁联调联试安全、顺利推进,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全面开展接触网送电前及联调联试安全培训,强化《联调联试管理办法》学习,从安全协议签订、施工计划申请审批到现场施工作业点的点前预想、点中卡控、点后总结及冬季施工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安全生产卡控和现场安全管理,持之以恒抓好安全质量工作,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千方百计坚守安全红线,确保联调联试各项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目前,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正在积极配合安九高铁动检车试验,组织好联调联试期间的各项配合及保驾护航工作。安九高铁开通后,对加强武汉、合肥、南京等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黄梅也将一步跨入至武汉、合肥、南昌“1小时经济圈”,至北京、上海、广州“5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