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随着由中国通号承担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广东段)任务的厦深铁路开通运营,沿线百姓“早喝深圳茶、午品潮汕菜、晚听厦门浪”的休闲梦想成为现实。
在我国“四纵四横”的铁路战略中,厦深高铁属于“最后一纵”“杭福深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后一纵中,它又是最晚开工最晚通车的一个。厦深铁路全长502公里,途经厦门、潮州、汕头、惠州、深圳等18个客运站,横穿厦汕深三个经济特区,设计运行时速200公里/小时,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客货运共线铁路。 中国通号承担深圳至闽粤省界全长357公里通信信号系统集成任务。其中通信包括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列控采用CTCS-2级制式,历时4年左右完成。
厦深铁路广东段通信信号系统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开始联调联试,全线12月1日起由南昌铁路局、广铁集团等铁路运营的主要单位开始按照正常的运行图开行对开列车。工程建设中,中国通号建设团队按照“六位一体”方针,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要求,发挥“三位一体”优势,针对工程安全质量工作,从过程控制标准化中的首段件定标、作业指导书制作,工艺标准卡控和安全检查考核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现场的施工资源配备,充分满足建设需求;对各种进场物料严格把好源头关,保障产品质量;针对工程节奏,领导现场办公,包保实施,及时调整施工力量补充到一线,用短短40余天时间同时完成了平湖南站三个场和其他区间站的大量工作,并收到建设单位贺电;对于重点过渡方案进行层级制审核,保证方案最优;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签订,严格考核,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等强传递;制定多项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沿海地区多发台风和地质灾害的特点,重点进行盯控,特别是联调联试以来,先后经历了天兔、海燕、菲特等4次台风,未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影响,为工程开通奠定了基础。
厦深铁路的正式开通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强三个经济特区的联系,使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大大缩短了深圳、港澳地区与沪宁杭地区的时空距离,并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条黄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