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CRH1-160A动车组开始全程空载ATP控车开行,由中国通号承担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广东段)建设任务的厦(门)深(圳)铁路全线进入动态试运行,标志着我国的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全部打通进入了倒计时状态。
厦深铁路全长502公里,线路西起深圳,东至厦门,全线共设20个车站,其中18个客运站,途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普宁、汕尾、惠州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横穿厦汕深三个经济特区,设计运行时速200公里/小时,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客货运共线铁路。中国通号承担深圳至闽粤省界全长357公里通信信号系统集成任务,包含11个车站、2个线路所和9个中继站。其中通信包括GSM-R系统、传输系统、交换系统、数调系统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列控采用CTCS-2级制式,信号包括微机联锁、微机监测、电源系统等多个涉及行车安全的系统。工程建设中,东南沿海地区数次受到台风侵扰,多种设备在建设中经历过抢救,同时工程线路穿山越岭,交通运输和人员施工极为不便,许多员工为了便于施工只能吃住在大山深处。特别是工程规模大的既有站改造节点与联调联试节点十分接近,给施工技术力量调配和各种资源配置提出严峻挑战。
开工之初,中国通号建设团队严格按照中国通号标准化管理要求,依托中国通号三位一体优势,严把物资材料源头关、严格检验,并通过首段(件)定标、样板引路、制作《作业指导书》、安全质量抽查和日常检查等方法,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保障安全。工程管理中,领导现场包保办公,针对控制性工程,特别是过渡改造车站等项目采取集中精兵强将打歼灭战方法,以小节点兑现保障大节点实现。9月11日,开通厦深线平湖南站枢纽II场、III场、IV场最大既有站项目,为工程联调联试扫除最大屏障,并于9月12日收到建设单位贺电表扬。
工程于10月份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参建队伍由建设期的片状攻坚调整为分布沿线各点的链状管理,配强技术人员和熟悉掌握现场情况的力量,及时进行数据修改和相应问题处置,保障联调联试期间的拉通试验、场景试验和最高速实验等各个项目试验安全有序进行。同时加强对工程成品的巡护和防灾保护,保证在联调联试期间经历三次台风“菲特”、“天兔”和“海燕”未对工程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为工程顺利进入空载试运行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厦深铁路有望于年底正式开通运营,届时厦门至深圳将实现3个多小时通达。厦深铁路的开通不仅能实现闽粤两省的海峡西岸与世界之窗通达,更能让贯通的东南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发挥出最大效能。